武夷岩茶的这些神秘代号,搞清楚了,你在圈里的地位提升一大截!

2020-03-13    九曲幽兰   九曲幽兰   点击收藏
武夷岩茶,是一个难懂深奥,却又可玩性十足的茶类。因其生长环境特殊,茶树品类丰富,制作技艺繁琐,成茶香气各有不同,可谓是“千姿百态”“千娇百媚”。 你曾经在武夷岩茶各种命名规则中头晕吗?看这篇文章就对了。


腊面、粟粒——历史上的武夷茶名

对于武夷岩茶的“名字们”,听得最多的应该是“正岩茶”、“外山茶”这些说法。那么如何简单的分辨武夷岩茶“正岩”“外山”的区别,原福建茶叶检测站站长陈郁榕给出了简单直观的解释:

历史上的武夷茶名
对于武夷茶本身的名字,历史上有不同的说法。根据台湾茶学家林馥泉所著《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记载:在唐代,由徐夤(yin 念二声)《谢尚书惠腊面茶诗》中得知,岩茶指的就是“腊面”;而宋代苏轼《咏茶诗》则告诉我们宋时岩茶除了有“粟粒”之称,还被叫做龙团、乌馀;到了元代又有石乳、京铤之名;明代则被称之为灵芽、仙萼之类,等等,多不胜数。这些都是历代武夷名茶或贡品,在明代之前大都属于蒸青绿茶,不过它们却是发展武夷岩茶的基础。

而今武夷岩茶的命名

只要谈到武夷岩茶,就有许多个名字让你迷失在逻辑中。你有时会听到“这是菜茶不是引进种”;有时会听到“奇种出名丛”;有时会听到“大红袍就是奇丹”,甚至有时你只能听到诸如“104、205”等一串数字编号……这些名字其实有如下说法:

除了以上说法,我们经常还能听到“小品种”这个词。其实小品种这个叫法比较特殊,一般人对岩茶不了解,加之市场的推动,就把大红袍、水仙、肉桂、四大名丛以外的岩茶都叫做小品种了。 陈郁榕老师也表示,按照专业的理解,并不是老百姓俗称的除肉桂水仙大红袍外的都叫小品种,“能叫小品种的,我理解是必须为武夷山菜茶群体种花名”。

那些神秘的代号
目前在武夷岩茶市场上占据大半壁江山的肉桂和水仙,在武夷山主栽60%-70%,然而水仙却并不是武夷山原生品种。最早有记载的发现外来品种大量出现是1943年,当时林馥泉调查后发现,包括建阳的水仙以及安溪的许多品种在武夷山大量生根发芽。
在种质技术的推动下,福建茶科所科研人员运用人工杂交等方法,利用不同品种培育出一些品质稳定有特点,并适宜武夷山环境、工艺的优良性状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出现的时间大概集中在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之间。

01金观音(204)也就是茗科1号。茶科所培育于1978-1999年,父本黄金桂,母本铁观音,特征偏向母本。成品茶香馥郁幽长,似兰似桂。

02黄观音(105)也称茗科2号。茶科所培育于1977-1997年,父本黄金桂,母本铁观音,特征偏向父本,早芽种,98年被评定为省级品种,香气透爽,回甘醇厚。

03金牡丹(220)茶科所培育于1978-2002年,父本黄金桂,母本铁观音,乌龙茶挥发性香气成分和水浸出物丰富,茶香极为悠长。

04丹桂(304)极受欢迎的乌龙茶品种,武夷肉桂自然杂交,历时19年选出的乌龙茶新品种。儿茶素含量极高,汤色金黄。
以上只是列举的少数几个品种,如果没时间看,下面的编号可以拿小本本记起来:金观音(204)、黄观音(105)、金牡丹(220)、丹桂(304)、九龙袍 (303)、黄玫瑰(506)、春兰(301)、金锁匙(3)、金宣(台27)、月中桂(55)、小红袍(66)、水金龟(77)、悦茗香(101)、紫牡丹(111)、老君眉(118)、金凤凰(120)、银凤凰(121)、瓜子金(201)、金牡丹(203)、瑞香(305)、百瑞香(306)

9个解释——千奇百怪的花名从何而来
据调查,仅慧苑一岩,就有830多个茶之花名。而这些花名的命名都是有规则的,在罗盛财《武夷岩茶名丛录》中总结了总共9个不同的命名方式。1. 以茶树生产环境而命名的,如不见天、岭上梅、过山龙、石角、九龙珠;2. 以茶树形态而命名的,如醉贵妃、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醉八仙;3. 以茶树叶形而命名的,如金瓜子、金钱、金柳条、倒叶柳、向天梅;4. 以茶树叶色而命名的,如白吊兰、红海棠、大红梅、绿蒂梅、黄金锭;5. 以茶树发芽迟早而命名的,如不知春、迎春柳;6. 以传说栽种年代而命名,如正唐树、正唐梅、宋玉树;7. 以成品茶香而命名的,如肉桂、白瑞香、夜来香、金丁香;8. 以神话传说而命名的,如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半天妖、白牡丹、红孩儿、状元红;9. 以区别名丛分离类型而命名的,如正太仓、付独占、正芍药、正柳条、正玉兰、正蔷薇。这些"花名"加上它们的特征再配以典故、传说显得韵趣横生,更显得武夷茶文化的底蕴丰富。

还是那句话,武夷岩茶难懂又好玩,而关于它的名字那些事,一篇文章并不能完全道清,至少对于它们命名的那些基础规则与知识,你爱它就应该去了解。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