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新会陈皮再次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1-06       益泡柑陈皮茶业    点击收藏

近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鲜出炉,新会陈皮制作技艺荣列其中。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民间传承数百年的传统炮制技艺。

将新会当地特产新会柑经开皮、晒制、陈化等一系列工序,精心制成“药食同源”的新会陈皮,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粤菜的灵魂”等美誉。



新会陈皮发展至今,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直至2020年,新会陈皮历经各种大小事,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回顾2020年,新会陈皮产业危与机并存,无疑是新会陈皮产业近30年以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20年12月21日,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中药炮制技艺非遗项目再次为新会陈皮添上一笔浓墨重彩。


然而,要制作出品质优良的新会陈皮绝非易事,新会人历经了近700年的积累和沉淀,才创作了这项“独门秘技”,也成就了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一般而言,制作陈皮需要经过“三蒸三晒”的工艺,而新会陈皮制作技艺则独有一套“三时”“三式”“三色”“三级”和“三瓣”的分级标准。

从种植、采收、洗选、开皮、翻皮、晒制到陈化,每一步都凝结了新会人的汗水和智慧。



新会陈皮具有“药食同源”的独特性,有着药用和食用两方面用途,清代著名医师叶天仕的“二陈汤”就特别注明要用“新会皮”。

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体现在其有行气、和胃、健脾、舒肝、利胆、理肺、燥湿、化痰、止咳、清润等功效。




除了内服食用,民间还会将新会陈皮点燃,淬入花生油,如此反复十多次,制成陈皮油,用来擦背,止小孩夜咳;或者将新会大红柑连皮藏于白糖中,待糖溶化后,用于防治小儿麻疹。




优质的新会陈皮少不了严谨的炮制技艺。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沉淀了中华优秀文化,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不容小觑。

新时代要求产业发展高效高质,但也要保护道地根本,本固业兴,入选非遗,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2019年,新会陈皮、新会柑入选“2019全国乡村特色产品”目录,新会陈皮入选全国乡村产业振兴典型案例,新会陈皮炮制产业链从业人员约接近5万人。


近年来,随着新会陈皮药食保健价值不断被挖掘和推广,得到众多消费者高度认可,不仅让新会陈皮走出新会,走向全国,还通过线下展会+“互联网+”走向世界,实现文化共享。

益泡柑相信凭着新会陈皮的价值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在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期待新会陈皮推陈出新,“牛”转乾坤!敬请期待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