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香席——焖香

2018-01-21    叶子   茶道美学   点击收藏

香席文化与焚香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说就在香的「气」和「烟」的区别上。任何一个宗教用香的场合,没有不出烟的,但香席活动却是最忌出烟,其原因在前篇的『理香』中,已经说明。不过,如何在用火的过程上,像前举宋人杨庭显诗中所说的“但令有香不见烟”呢?这就需要一个对用火、用灰、用香的基础训练才行,焖香,就是这一训练的基本功课。


首先要选定大小适宜的炉具,除了可用定作的陶、瓷炉外,凡内部容积在7至10公分立方的,都很合用。不过要注意的是,焖香炉至少要有七、八公分的深度,若是宽而浅的,那就是「线香(篆香)炉」而不是焖香炉了。此外铜制的炉都是线香炉,若用来焖香不但过重且导热很快,恐有安全上的顾虑,最好不用。


其次是香灰的问题,香灰可用在一般佛具店购买,小包分装的十分便宜。香灰买来后要先过节、漂洗,将杂质确实清除掉,晾干后放入炉中。其打紧后的分量,以炉内一半为度。


焖香是先在打紧的炉灰中央,用香铲开孔直到炉底。孔洞要在炉心正中,洞口略张。用香铲或香匙下香时,开始要少,在第一次用点火器点燃洞底香粉时必会出烟,此时下香宜由少渐多,其下香间隔,以炉中前次香粉遇热变色为度,勿令出烟。通常新手下香太急则火熄,太慢则出烟。要练就通晓火性,方能不疾不徐。


待香粉由下而上引火近灰口时,用香铲将香灰由四周堆向中央,将香粉包在灰心,成一尖锥形叫做「起灰」,若此时起灰太早,则香火会焖死炉中;动作太慢,则灰热而散,不能起灰。起灰若不正,或香多灰少均会出烟,一旦烟气大出,不但不香,空气也会很糟。


焖香所用香粉,通常都是沉香杂粉,当然是愈便宜愈好,高级的沉香粉可用来做香饼、香丸,焖掉十分可惜,但太差的香粉,若是阴臭如水沟气、酸被褥气,或有腐臭味的,则只有配以四分之一的檀木粉或楠木粉,也就勉强可用了。一般正常的沉香粉焖得好时,在一百平方公尺的无风场所,一炉可散发两小时的甜美香气,若有两个以上闷香炉时,亦可将前一炉香已出尽的「火球」,夹入新炉灰底,一次加满香粉立刻起灰,则一室可香气不绝,称为「续炉」或「接炉」。

 

焖香主要是训练知火用灰的工夫,没有这段工夫,是不可能在香席上出得好香。


姓名: